Java并发编程之深入理解volatile

    技术2022-07-11  95

    个人博客请访问 http://www.x0100.top       

    1. 保证可见性

    volatile保证了不同线程对volatile修饰变量进行操作时的可见性。

    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读,(任意线程)总是能看到对这个volatile变量最后的写入。

    一个线程修改volatile变量的值时,该变量的新值会立即刷新到主内存中,这个新值对其他线程来说是立即可见的。

    一个线程读取volatile变量的值时,该变量在本地内存中缓存无效,需要到主内存中读取。

    举例:

    中断线程时常采用这种标记办法。

    boolean stop = false;// 是否中断线程1标志 //Tread1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stop) { doSomething(); } }; }.start(); //Tread2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stop = true; }; }.start();

    目的: Tread2设置stop=true时,Tread1读取到stop=true,Tread1中断执行。

    问题: 虽然大多数时候可以达到中断线程1的目的,但是有可能发生Tread2设置stop=true后,Thread1未被中断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引发的都是比较严重的线上问题,排查难度很大。

    问题分析: Tread2设置stop=true时,并未将stop=true刷到主内存,导致Tread1到主内存中读取到的仍然是stop=false,Tread1就会继续执行。也就是有内存可见性问题。

    解决: stop变量用volatile修饰。 Tread2设置stop=true时,立即将volatile修饰的变量stop=true刷到主内存; Tread1读取stop的值时,会到主内存中读取最新的stop值。

    2. 保证有序性

    volatile关键字能禁止指令重排序,保证了程序会严格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即保证了有序性。

    volatile的禁止重排序规则:

    1)当第二个操作是volatile写时,不管第一个操作是什么,都不能重排序。这个规则确保volatile写之前的操作不会被编译器重排序到volatile写之后。 2)当第一个操作是volatile读时,不管第二个操作是什么,都不能重排序。这个规则确保volatile读之后的操作不会被编译器重排序到volatile读之前。 3)当第一个操作是volatile写,第二个操作是volatile读时,不能重排序。

    举例:

    boolean inited = false;// 初始化完成标志 //线程1:初始化完成,设置inited=true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context = loadContext(); //语句1 inited = true; //语句2 }; }.start(); //线程2:每隔1s检查是否完成初始化,初始化完成之后执行doSomething方法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inited){ Thread.sleep(1000); } doSomething(context); }; }.start();

    目的: 线程1初始化配置,初始化完成,设置inited=true。线程2每隔1s检查是否完成初始化,初始化完成之后执行doSomething方法。

    问题: 线程1中,语句1和语句2之间不存在数据依赖关系,JMM允许这种重排序。如果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生重排序,先执行语句2后执行语句1,会发生什么情况?

    当线程1先执行语句2时,配置并未加载,而inited=true设置初始化完成了。线程2执行时,读取到inited=true,直接执行doSomething方法,而此时配置未加载,程序执行就会有问题。

    解决: volatile修饰inited变量。 volatile修饰inited,“当第二个操作是volatile写时,不管第一个操作是什么,都不能重排序。”,保证线程1中语句1与语句2不能重排序。

    3. 不保证原子性

    volatile是不能保证原子性的。

    原子性是指一个操作是不可中断的,要全部执行完成,要不就都不执行。

    举例:

    public class VolatileTest {     public volatile int a = 0;     public void increase() {         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VolatileTest test = new VolatileTest();         for (int i = 0; i < 10; i++) {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j = 0; j < 1000; j++)                         test.increase();                 };             }.start();         }         while (Thread.activeCount() > 1) {             // 保证前面的线程都执行完             Thread.yield();         }         System.out.println(test.a);     } }

     

    目的: 10个线程将inc加到10000。

    结果: 每次运行,得到的结果都小于10000。

    原因分析:

    首先来看a++操作,其实包括三个操作: ①读取a=0; ②计算0+1=1; ③将1赋值给a; 保证a++的原子性,就是保证这三个操作在一个线程没有执行完之前,不能被其他线程执行。

    一个可能的执行时序图如下:

    关键一步:线程2在读取a的值时,线程1还没有完成a=1的赋值操作,导致线程2读取到当前a=0,所以线程2的计算结果也是a=1。

    问题在于没有保证a++操作的原子性。如果保证a++的原子性,线程1在执行完三个操作之前,线程2不能执行a++,那么就可以保证在线程2执行a++时,读取到a=1,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

    解决:

    synchronized保证原子性,用synchronized修饰increase()方法。

    CAS来实现原子性操作,AtomicInteger修饰变量a。

    4. volatile实现原理

    volatile保证有序性原理

    前文介绍过,JMM通过插入内存屏障指令来禁止特定类型的重排序。

    java编译器在生成字节码时,在volatile变量操作前后的指令序列中插入内存屏障来禁止特定类型的重排序。

    volatile内存屏障插入策略:

    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前面插入一个StoreStore屏障。 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StoreLoad屏障。 在每个volatile读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LoadLoad屏障。 在每个volatile读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LoadStore屏障。

    内存屏障

    Store:数据对其他处理器可见(即:刷新到内存中) Load:让缓存中的数据失效,重新从主内存加载数据

    volatile保证可见性原理

    volatile内存屏障插入策略中有一条,“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StoreLoad屏障”。

    StoreLoad屏障会生成一个Lock前缀的指令,Lock前缀的指令在多核处理器下会引发了两件事:

    1. 将当前处理器缓存行的数据写回到系统内存。 2. 这个写回内存的操作会使在其他CPU里缓存了该内存地址的数据无效。

    volatile内存可见的写-读过程:

    volatile修饰的变量进行写操作。

    由于编译期间JMM插入一个StoreLoad内存屏障,JVM就会向处理器发送一条Lock前缀的指令。

    Lock前缀的指令将该变量所在缓存行的数据写回到主内存中,并使其他处理器中缓存了该变量内存地址的数据失效。

    当其他线程读取volatile修饰的变量时,本地内存中的缓存失效,就会到到主内存中读取最新的数据。

    总结

    并发编程中,常用volatile修饰变量以保证变量的修改对其他线程可见。

    volatile可以保证可见性和有序性,不能保证原子性。

    volatile是通过插入内存屏障禁止重排序来保证可见性和有序性的。

    Processed: 0.018, SQL: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