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技术2022-07-11  108

    目录

    0. 基本概念具体构成服务描述协议分组交换电路交换 1. 层次一(1) 网络边缘(2) 接入网① 接入形式② 物理媒体 (3) 网络核心 2. 层次二:网络的网络3. 协议层次(1) 应用层(2) 运输层(3) 网络层(4) 链路层(5) 物理层

    0. 基本概念

    具体构成

    根据因特网的硬件和软件组件来描述因特网

    主机/端系统:

    通信链路:

    分组交换机:

    路由器链路层交换机

    链路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

    TCP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P协议 (Internet Protocol):定义了在路由器和端系统中发送和接受的分组格式

    因特网工程任务组 请求评论(Request For Comment,RFC):

    公共因特网 内联网:组织内部的专用网络,不能与专用网络外的主机交换信息。但它们采用同样类型的主机、路由器、链路和协议。

    服务描述

    从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的角度描述因特网

    分布式应用程序(distributed application):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o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规定里运行在一个端系统上的软件请求因特网基础设施向运行在另一个端系统上的特定目的地软件交付数据的方式。

    根据基础设施向分布式应用程序提供的服务来描述因特网

    协议

    定义了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在报文传输或接受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

    *掌握计算机网络领域知识的过程就是理解网络协议的构成、原理和工作的过程。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概念 排队时延和丢包 端到端时延 计算机网络中的吞吐量

    电路交换

    1. 层次一

    (1) 网络边缘

    (2) 接入网

    接入网:将端系统连接到其边缘路由器的物理链路

    边缘路由器:指端系统到任何其他远程端系统的路径上的第一台路由器。

    ① 接入形式

    a.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普通的双向电话信道,0~4kHz中速上行信道,4kHz~50kHz高速下行信道,50kHz~1MHz

    b. 电缆(有线电视)

    c. FTTH(Fiber To The Home)

    d. 拨号

    卫星

    以太网

    WiFi

    3G

    LTE

    ② 物理媒体

    双绞铜线

    同轴电缆 光纤

    (3) 网络核心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分组是怎样通过分组交换网形成其通路的 ISP和因特网主干

    2. 层次二:网络的网络

    3. 协议层次

    (1) 应用层

    (2) 运输层

    (3) 网络层

    (4) 链路层

    (5) 物理层

    Processed: 0.013, SQ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