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事务传播机制和隔离级别

    技术2022-07-11  80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和隔离级别

    一、spring事务的7种传播机制

    1、PROPAGATION_REQUIRED

    若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若不存在事务,则新建一个事务。

    class C1(){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function A(){ C2.B(); } } class C2(){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function B(){ do something; } }

    若B方法抛出异常,A方法进行捕获,A会抛出异常,因为C2标志回滚,C1标志提交,产生冲突。

    若B方法抛出异常,B方法内部捕获,A、B都不会回滚。

    若A或B抛出异常,但没有捕获,则A、B都回滚。

    A、B可操作同一条记录,因为处于同一个事务中。

    2、PAOPAGATION_REQUIRE_NEW

    若当前没有事务,则新建一个事务。若当前存在事务,则新建一个事务,新老事务相互独立。外部事务抛出异常回滚不会影响内部事务的正常提交。

    class C1(){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function A(){ C2.B(); } } class C2(){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_NEW) function B(){ do something; } }

    若B方法抛出异常,A方法进行捕获,B方法回滚,A方法不受B异常影响。

    若B方法抛出异常,B方法内部捕获,A、B都不会回滚。

    若A方法抛出异常,不会影响B正常执行。

    若B方法抛出异常,A、B方法都没有处理,则A、B都会回滚。

    A、B不可操作同一条记录,因为处于不同事务中,会产生死锁。

    3、PROPAGATION_NESTED

    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嵌套在当前事务中执行。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新建一个事务,类似于REQUIRE_NEW。

    class C1(){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function A(){ C2.B(); } } class C2(){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NESTED) function B(){ do something; } }

    若B方法抛出异常,A方法进行捕获,B方法回滚,A方法正常执行。

    若A或者B抛出异常,不做任何处理的话,A、B都要回滚。

    A、B可操作同一条记录,因为处于同一个事务中。

    4、PROPAGATION_SUPPORTS

    支持当前事务,若当前不存在事务,以非事务的方式执行。

    5、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

    以非事务的方式执行,若当前存在事务,则把当前事务挂起。

    class C1(){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function A(){ C2.B(); } } class C2(){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NOT_SUPPORTED) function B(){ do something; } }

    A、B不可操作同一条记录,因为A是事务执行,B在A尚未提交前再操作同一条记录,会产生死锁。

    6、PROPAGATION_MANDATORY

    强制事务执行,若当前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7、PROPAGATION_NEVER

    以非事务的方式执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二、spring事务的四种隔离级别

    1、事务的四大特性(ACID)

    原子性

    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一致性

    事务执行前和执行后处于一致性状态。例如,转账前A、B共5000元,A、B之间转账后,两者之和仍应该是5000元。

    隔离性

    事务之间互不干扰。

    持久性

    事务一旦提交,数据的改变是永久性的,即使这时候数据库发生故障,数据也不会丢失。

    2、与事务隔离级别的相关问题

    脏读

    A事务对一条记录进行修改,尚未提交,B事务已经看到了A的修改结果。若A发生回滚,B读到的数据就是错误的,这就是脏读。

    不可重复读

    A事务对一条记录进行修改,尚未提交,B事务第一次查询该记录,看到的是修改之后的结果,此时A发生回滚,B事务又一次查询该记录,看到的是回滚后的结果。同一个事务内,B两次查询结果不一致,这就是不可重复读。

    幻读

    A事务对所有记录进行修改,尚未提交,此时B事务创建了一条新记录,A、B都提交。A查看所有数据,发现有一条数据没有被修改,因为这是B事务新增的,就想看到了幻象一样,这就是幻读。

    3、事务的隔离级别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

    事务尚未提交,其他事务即可以看到该事务的修改结果。隔离级别最差,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都不能避免。

    读提交(read committed)

    事务只能看到其他事务提交之后的数据。可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无法避免。

    不可重复读原因:A事务修改,B事务查询,A提交前和提交后,B事务看到的数据是不一致的。

    幻读原因:A事务修改,B事务新增,B事务提交前,A事务已经提交。B事务提交后,A发现仍有数据未修改。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innodb默认隔离级别

    一个事务多次查询,无论其他事务对数据如何修改,看到的数据都是一致的。因为A事务查询数据时,若B同时在修改数据,A事务看到的永远是B事务执行前的数据。只有当A提交或者回滚之后,看到的才是最新的被B修改知乎的数据。可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无法避免。

    序列化(serializable)

    事务顺序执行,可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但效率最差。因为A事务执行时,其他事务必须等待。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笨蛋超人不会飞」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17085835/article/details/84837253

    Processed: 0.013, SQ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