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模型价格预测的一种思路

    技术2022-07-11  61

    一、蛛网模型简介

    蛛网模型是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

    三个假设前提: 

    ,其中 均为常数且均大于0

    则公式转换可得: 

    三种蛛网类型:

    收敛型蛛网: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 )

    开始时,产量为 ,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产量下降为 ,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价格上升为 。因此,生产将会增加产量到 ,在下一期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价格下降为 。循环下去的话,各个时期的价格和产量波动会逐渐变小,最终会回到均衡点E。

    收敛型蛛网

     

    发散型蛛网: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 )

    开始时,产量为,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产量下降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价格上升为。因此,生产将会增加为,下一期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价格下降为。循环下去的话,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和产量波动会逐渐变大,远离均衡点E。

    发散型蛛网

     

    封闭型蛛网: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

    由外部扰动未来市场偏离原来的平衡,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总是围绕平衡点相同幅度的波动,不会偏离均衡点,不会趋于平衡点。

     

    封闭型蛛网

     

    二、利用蛛网模型进行生猪价格预测

            传统的蛛网模型考虑的条件单一固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但准确度并不高,我们初步在传统蛛网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将消费者和生猪生产者的投机行为纳入分析中,我们称为投机性供需。并且我们根据猪肉价格波动的大小对预期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两个阶段。

            在猪肉价格波动的第一阶段,经济系统还处在非均衡状态的初级阶段,供求双方还不具备投机预期。一方面,波动引起的价格差相对较小还不足以引起供求主体的反应;另一方面,供求双方对价格差还具有一定的反应时滞。此时,经济系统会遵循不具有投机预期的传统蛛网理论运动。

            在猪肉价格波动的第二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较大的价格差让处在非均衡经济系统中的供求主体开始考虑投机性供求。此时,我们可以将消费者对于猪肉的需求大体分为两个部分——正常需求部分和投机需求部分,即 ,正常需求与现期价格呈反向线性关系,即。而投机需求则与消费者看涨及看跌的投机心理有关。例如,当生猪价格处在蛛网波动状态下时,其现期价格较上期价格有所上涨,此时消费者会预期猪肉价格在下期下跌,由此投机性减少猪肉本期的购买量;而当现期价格较上期价格有所下跌时,此时消费者会预期猪肉价格将在下期出现上涨,由此投机性地增加猪肉的购买量以期实现最大效用,即 。同样地,养殖者对于生猪的供给也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正常供给部分和投机供给部分,即。正常供给与前期价格呈正向线性关系,即,而投机供给则与养殖者看涨及看跌的投机心理有关。例如,当生猪价格处在蛛网波动状态下时,其现期价格较上期价格有所上涨,此时养殖者会预期该商品价格在下期下跌,由此投机性增加生猪的供给量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当现期价格较上期价格有所下跌时,此时生产者会预期生猪价格将在下期出现上涨,由此投机性地减少猪肉的供给量而转为储藏,以期通过增加下期供给量来实现最大利润,即 。根据上述假设条件,投机预期蛛网模型可以表示为下式:

     

    其中,分别为t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当期价格。式中 均为常数,且均大于零,m为消费者投机预期行为的敏感系数,n为养殖者投机预期行为的敏感系数。

    Processed: 0.019, SQ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