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有三大特性,分别是: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 封装就是把描述一个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的代码封装在一个类中,有些属性是不希望公开的,或者说被其他对象访问的,所以我们使用private修饰该属性,使其隐藏起来;类中提供了方法(用public修饰),常用的是get、set方法,可以操作这些被隐藏的属性,其他类可以通过调用这些方法,改变隐藏属性的值! 封装是保证软件部件具有优良的模块性的基础,封装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软件部件的“高内聚、低耦合”,防止程序相互依赖性而带来的变动影响。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对象是封装的最基本单位,面向对象的封装比传统语言的封装更为清晰、更为有力。继承 在定义和实现一个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使用extends关键字实现继承;子类中可以加入若干新的内容,或修改原来的方法使之更适合特殊的需要,这就是继承。继承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多态 多态就是在声明时使用父类,在实现或调用时使用具体的子类;即不修改程序代码就可以改变程序运行时所绑定的具体代码,Java是一个强类型语言,Java中的数据必须明确数据类型。在Java中的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两种。
基本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关键字内存占用取值范围整数byte1负的2的7次方 ~ 2的7次方-1(-128~127)-short2负的2的15次方 ~ 2的15次方-1(-32768~32767)-int4负的2的31次方 ~ 2的31次方-1-long8负的2的63次方 ~ 2的63次方-1浮点数float41.401298e-45 ~ 3.402823e+38-double84.9000000e-324 ~ 1.797693e+308字符char20-65535布尔值boolean1true,false在JAVA中整数默认是int型,浮点数默认是double型。
引用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只有三种,分别是class、interface、数组。
在Java中,一些数据类型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分为两种情况: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
自动类型转换 把一个表示数据范围小的数值或者变量赋值给另一个表示数据范围大的变量。这种转换方式是自动的。强制类型转换 把一个表示数据范围大的数值或者变量赋值给另一个表示数据范围小的变量。简单的说,装箱就是就是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包装器类型;拆箱就是将包装器类型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用来定义类、方法或者变量,通常放在语句的最前端。修饰符分为 访问修饰符、非访问修饰符。
访问修饰符 java中的4种访问权限 public :对所有类可见。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protected : 对同一包内的类和所有子类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 注意:不能修饰类(外部类)。 default :在同一包内可见,不使用任何修饰符。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private· :在同一类内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非访问修饰符 static :用来修饰类、方法和变量。 final :用来修饰类、方法和变量: abstract :用来创建抽象类和抽象方法。 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主要用于线程的编程。重载
条件 :1、同一个类中,2、方法名称相同,3、参数列表不通
作用:传递不同的参数,实现不通的效果。
特点:1、与访问修饰符和返回值类型无关,2、与异常无关
重写
条件:必须要存在继承的关系。
作用:父类的功能无法满足子类的需求时。
其他注意事项 ____1、父子类方法间的方法名称,参数列表须一致。 ____2、子类的权限修饰符需大于等于父类的权限修饰符。 ____3、子类的返回值要小于等于父类的返回值类型。 ____4、子类抛出的异常要小于等于父类抛出的异常类型。
…后续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