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空格分开,后面跟着请求的URL和协议的版本,格式如下:
Method Request-URL HTTP-Version(CR)(LF)其中Method表示请求方法(get、post、head)Request-URL是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HTTP-Version表示请求的HTTP协议版本(CR)(LF)表示回车和换行例:GET/get.php?arg1=value1 HTTP/1.1Access:服务器支持哪些请求方法(如GET、POST等)。
Content-Encodeing:文档的编码(Encode)方法。
Content-Length:表示内容长度。
Content-Type:表示后面的文档属于什么MIME类型。
Date:当前的GMT时间。
Expires:应该在什么时候认为文档已经过期,从而不再缓存它。
Last-Modified:文档的最后改动时间。
Location:表示客户应当到哪里去提取文档。
Refresh:表示浏览器应该在多少时间后刷新文档,以秒计。
Server:服务器名字
Set-Cookie:设置和页面关联的Cookie
WWW-Authenticate:标识访问请求实体的身份验证方案。
参考文档:http://www.jianshu.com/p/6e86903d74f7
返回头尽量不要返回后端的服务版本(nginx或apche版本) 不要显示后端开发语言版本
URL是统一资源资源符,是互联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
URL包含:
协议用户名:密码主机-子域名.域名.顶级域名(或IP)端口号目录。文件名.文件后缀参数=值标志格式:
协议://用户名:密码@子域名.域名.顶级域名:端口号/目录/文件名.文件后缀?参数=值#标志URL格式中,协议,主机,端口三部分相同,才算同源
浏览器设置中,默认情况下只有同源的内容才能相互操作。
同源的才能通过JavaScript访问对方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