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中断

    技术2022-07-12  63

    什么是中断?

    中断是改变处理器执行指令顺序的一种事件。 这样的事件与CPU芯片内外部硬件电路产生的电信号相对应。

    为什么需要中断?

    有了中断后,使CPU可以与其他设备并行工作,能有效提高CPU的利用率,改善系统性能,支持系统的异步性。

    中断的类型 分为    :  同步中断(内部中断或异常)、异步中断(外部中断)。

    1)同步中断是当指令执行时由CPU控制单元产生的,之所有称为同步, 是因为只有在一条指令终止执行后CPU才会发出中断,如除法出错、调试、溢出、浮点出错等。

    2)异步中断时有其他硬件设备随机产生的。

    外部中断 又可分为 :外部可屏蔽中断、 外部不可屏蔽中断。

    引起中断的原因:

    1)人为设置中断。

    2)程序性事故。

    3)硬件故障。

    4)I/O设备。

    5)外部事件。

     

     

     

    时钟管理:

    重要性:  时钟是计算机系统的脉搏。

    大部分PC中有两个时钟源,分别为 实时时钟(RTC 或CMOS) 和  OS时钟。

    操作系统内核完成两种主要的定时测量, —是保存当前时间, 二是维持定时器。

    OS时钟管理硬件只要由 3部分构成 : 晶振、计数器和保持寄存器。

    驱动程序完成的功能: 

    1)维护日期和时间,

    2)递减当前进程在一个时间片内的剩余执行时间,并检查是否为零,防止进程运行超时。

    3)对CPU的使用情况记账。

    4)递减报警计数器。

    Processed: 0.011, SQ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