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索引规范学习

    技术2022-07-15  76

    使用索引优点

    有效缩短数据的检索时间;加快表与表之间的连接;建立索引的列可以保证行的唯一性;

    使用索引缺点

    创建和维护索引需要时间成本,随着表数据量的增大而增大;创建和维护索引需要空间成本,随着表数据量的增大而增大;会降低表的增删改的效率,因为每次数据的增删改都会进行索引的动态维护,导致时间变长;

    表加索引的原则

    数据库表数据量很大,查询时需要索引加快搜索速度;多表联合查询的约束字段需要加索引;需要排序(如创建/变更时间倒叙)和分组的字段需加索引;

    表字段索引的原则

    越小的字段类型越好;因为越小的字段在磁盘、内存的占用空间也小;简单的数据类型更好;整型数据比起字符,处理开销更小。尽量避免字段为null;因为null字段很难进行查询优化,可以使用0或空字符串代替;尽量是唯一的字段;如“性别”这类字段数据重复性很高,没有必要加索引;

    索引规范整理

    序号规范说明1【强制】业务上具有唯一特性的字段,即使是多个字段的组合,也必须检查唯一索引。不要以为唯一索引影响了 insert 速度,这个速度损耗可以忽略,但提高查找速度是明 显的; 另外,即使在应用层做了非常完善的校验控制,只要没有唯一索引,根据墨菲定律,必然有脏数据产生。2【强制】超过三个表禁止 join。需要 join 的字段,数据类型必须绝对一致; 多表关联查询时,保证被关联的字段需要有索引。即使双表 join 也要注意表索引、 SQL 性能。3【强制】在 varchar 字段上建立索引时,必须指定索引长度,没必要对全字段建立索引,根据实际文本区分度决定索引长度即可索引的长度与区分度是一对矛盾体,一般对字符串类型数据,长度为 20 的索引,区分度会高达 90%以上,可以使用 count(distinct left(列名, 索引长度))/count(*)的区分度来确定4【强制】页面搜索严禁左模糊或者全模糊,如果需要请走搜索引擎来解决。索引文件具有 B-Tree 的最左前缀匹配特性,如果左边的值未确定,那么无法使用此索引5【推荐】如果有 order by的场景,请注意利用索引的有序性。 order by 最后的字段是组合索引的一部分,并且放在索引组合顺序的最后,避免出现 file_sort(文件排序)的情况,影响查询性能。正例: where a=? and b=? order by c; 索引: a_b_c。 反例: 索引中有范围查找,那么索引有序性无法利用,如: WHERE a>10 ORDER BY b; 索引 a_b 无法排序。6【推荐】建组合索引的时候,区分度最高的在最左边。存在非等号和等号混合时,在建索引时,请把等号条件的列前置。如: where c>? and d=? 那么即使 c 的区分度更高,也必须把 d 放在索引的最前列, 即索引 idx_d_c。7【参考】创建索引时避免有如下极端误解1) 宁滥勿缺。 认为一个查询就需要建一个索引。 **2) 宁缺勿滥。 认为索引会消耗空间、严重拖慢更新和新增速度。 **3) 抵制惟一索引。 认为业务的惟一性一律需要在应用层通过“先查后插”方式解决。 **
    Processed: 0.027, SQ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