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8场景式编程学习与训练- 第1章 入门基础 Python学习方法论与学习资源

    技术2022-07-15  66

    本教程中所有的“综合应用示例” 和“编程练习题”的讲解,你均可以访问无极大学网站观看视频讲解。

    第1章 入门基础

    1.5 Python学习方法论与学习资源1.5.1 学习观念1.5.2 学习方法1.5.3 时间分配

    1.5 Python学习方法论与学习资源

    如何学好Python?怎样快速提高编程动手能力?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所谈及内容就作为一个学习分享与交流,与大家共勉。

    1.5.1 学习观念

    1. 树立“归零学习”的理念 不管你是零基础入门,还是有过编程基础的同学,我们都建议从零开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接受Python的编程理念和编程方法,特别是遵循Python之禅的编程规范,编写出Pythonic风格的程序,不仅“形似”,还要“神似”,也就是要神形兼备,简略优雅是python程序的基本特点。这一点特别是针对具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同学,往往容易把其他语言的编程风格带到python中,使编码变得ugly。例如:在其它程序设计语言中要实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需要这样做: temp = x x = y y = temp 在Python中要交换两个变量值,就更加简单直接: x , y = y, x 就一行代码解决问题。 2. 树立“以练为先”的观念 培养动手能力是学习python的终极目标。要树立以”练“为先观念,勤于编程练习。尤其是要充分用好Python交互式工具,它可以逐条执行命令,有利于我们快速地掌握Python语法,Python开发库的功能特点。 3. 克服“编程速成”的错误观念 大家知道,市面上有不少编程书籍,号称一周入门Python,21天速成Python等等。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些宣传营销口号吧了。知识学习是要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曲线,Python学习也不例外,需要一定的学习时间积累和代码编写量的沉淀。换句话说,只有达到一定的编程时间、以及编码量后,你的编程技能才可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1.5.2 学习方法

    编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和技能,讲究的是动手技能。提升编程技能,我认为就是要培养“三多”能力,这就是:多听、多读、多练的3种能力。 1. 多听 多听老师讲课,快速全面掌握编程知识体系,事半功倍。要全面系统学习和掌握本视频课程:”Python3场景式编程学习与训练“。我们鼓励同学们修改课程中的示例程序代码,通过上机调试,验证是否完成预期的程序功能。 另外,我们提供与视频课程配套的“在线答疑辅导”,授课老师将线上解答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讲解课程中的所有习题,尤其是练习题中的编程训练部分,这是含金量很高的编程学习与训练。 2. 多读 多读优秀程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我向大学推荐一些学习资源,供大家学习参考。 (1)视频网站 慕课网: www.imooc.com 无极大学网: www.wjdx.com.cn 51CTO学院: edu.51cto.com (2)博客网站 、简书、开源中国、博客园等。 (3)参考书 Python编程 从入门到实践 (Eric Mattes) Python基础教程第3版 (Magnus Lie Hetland) Python入门经典 (Katie Cunningham) Python3场景式编程学习与训练(电子书籍) 3. 多练 以始为终,多写程序代码,增强动手能力,这也是我们课程的宗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和要求: (1)安装与教学环境相同Python、第三方库,要求版本号一致,避免兼容性问题,少走弯路,同时也便于老师答疑,排除安装环境的差异所引发的错误; (2)充分用好Python交互式解释器。特别适合了学习Python函数和语句,它可以逐行执行Python语句、函数和表达式,便于及时发现bug,纠正错误; (3)我们鼓励你手动输入和修改每一章中的综合示例程序,执行和运行程序,你是否获得预期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不要使用编辑软件copy/paste功能,拷贝课程中的源代码程序,而是希望你亲力亲为,用键盘敲入程序代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及时地发现编码中的错误, 哪怕是敲错函数名、变量名,遗漏标点符号,代码行错误缩进等等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随后你能及时地纠正这个bug。每当你成功地解决这个bug后,你会有种小小的成就感。这个过程是程序员修练中必需经历的阵痛,别人无法替代! (4)做练习很重要。按要求完成每章课后作业,它是训练和培养编程能力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每一章的练习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其中:基础题>=15,编程训练题>=3,这些训练题紧扣章节内容,特别是编程训练题很多取材于现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场景,很接地气,也有很强的趣味性。 (5)充分借助于baidu,google等工具,在网上寻找问题答案。 (6)可以加入课程答疑群,寻求老师答疑,获得解决答案。 惟有如此,才能尽快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1.5.3 时间分配

    众所周知,科学分配学习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此,我们建议: 初级阶段: 多听、多读部分时间 50%, 多练部分时间 50% 中级阶段: 多听、多读部分时间 30%, 多练部分时间 70%

    Processed: 0.019, SQ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