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研究论文并付诸发表是一段异常艰苦的历程,且不说论文选题和研究实证面临的种种挑战,单从投稿经历反复修改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来看,就已经是消磨意志的事情。然而即便经历过所有的磨难以后,稿件可能依然没有被录用,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很残酷,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按理说论文能不能发表应取决于论文的质量和表达的思想,然而现实情况是论文能不能发表还取决于一些非本质的、包装性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容易被初来者忽视,却对录用成功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计算机领域为例,探索科研论文投稿的一般方法,指引广大计算机研究者更充分地准备科研论文,以提高投稿被权威期刊录用的可能性。相信只要摸清门道,稍加练习,就能将投稿这件苦差事变得和写代码一样有章可循,增加论文被接纳的可能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者在投稿前的首要工作,是掌握科学论文投稿的整体流程,将每个环节了然于胸,然后再精心策划每一个步骤,降低不切实际的预期,就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从容应对。 研究论文投稿一般要经历选题、写作、投稿、审核、同行评议和录用这6个阶段,简要介绍如下: (1)选题:在获取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定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方向和目标。 (2)论文写作:科研工作者根据论文的格式和字数要求,对研究和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和创新,形成学术论文的过程。 (3)投稿:根据期刊的发布目标、范围及档次等信息,结合论文水平,从包罗万象的期刊分类中,找到合适的投稿目标。 (4)审核:研究论文的审查过程,特指编辑部审核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审查研究论文是否符合刊物的目标和发布范围,论文水平是否达到刊物档次等。 (5)同行评议:审核通过后,编辑部将研究论文寄送给某一名或若干名计算机领域专家,对研究论文的学术水平、创新性、推演过程和结论的正确性进行评价,最终提供录用建议。 (6)录用:研究论文被期刊录用后,期刊编辑部向作者发送录用通知,作者收到通知后,根据期刊要求缴纳版面费用等。 对普通期刊来说,以上过程通常要耗时1年至1年半才能见诸论文发表,顶尖期刊(如Nature,Science)甚至长达3年。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可以自主掌控的环节主要在选题、撰写、投稿,以及过程中的反复的修改及沟通环节(如上图红色部分所示)。如果在可控制的环节中做好功课,就能在论文发表中争取主动,占尽先机。总的来说,要提高论文发表的可能性,就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做到“5好”:立好题、撰好文、择好刊、修好稿、善好后。
稿件的选题一般要与科研课题紧密关联,从战略性着手,凸显科研课题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立题要有新颖性、先进性、新的发现,能够推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
新热点、新问题的出现,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发展产生了契机,权威期刊尤其愿意收录当前的“热点”和受“关注”的研究成果。在选择课题时候,要充分收集和了解中外研究成果,不仅不能重复前人已经做过且取得成果的研究工作,还要保证选择的课题有前沿性和先进性。如果一个选题,在立题之初具有新颖性,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领域的论文已经普天盖的的发表,且和选题差不多,这样的选题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研究课题除了“新”之外,还要把握时效性,作者一定要在选题后、投稿前定期查新,利用电子图书馆、互联网跟踪课题的最新进展,获取最新资料,帮助自己更好的确定选题方向。
由于每一篇论文的发表都举足轻重,在一个狭窄的领域里写很多篇论文,但是没有明显成功的迹象,这样的风险是很大的,就好比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因此,使研究的组合多样化就变得异常重要,尤其是多样化的交叉课题可以增加论文发表的机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学科呈现多门类、细分化的趋势,维基百科(WIKI)在“计算机科学”词条的解释中,就将计算机科学划分为17大类,134个小类的学科领域,如下图所示。近年来随着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崛起,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版图正进一步扩大,多学科门类交互交叉,研究组合多样化甚至产生新的学科已然成为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常态化趋势。学科门类的交叉点是知识的空白区,在学科的交叉领域可以找出学科之间的共性,然后从共性出发,梳理出学科融合的方法,甚至发展出边缘学科。以区块链技术为例,就是将分布式技术、加密技术、分布式账本技术、分布式共识算法等多学科予以组合,产生的一门去中心化的边缘技术,用于解决去中心化系统价值交换的信任问题,这样获得的成果产生社会的广泛认同,其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一篇论文只应专注于描述一个想法。实际上,将2个想法放在同一篇论文中,既不利当前论文审稿,也不利于后续篇论文编写:一是多个想法会减少选题的聚焦性,而优秀论文的主旨是要将一个主题讲精讲透;二是主编们喜欢阅读短文章,当论文超过 15 页越多,被接受的概率也呈几何倍数减少;三是审稿人返回审稿意见的速度会降低,甚至发现数据错误的机会会增加,导致论文误读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如果一个选题可以恰当地被拆分成两篇论文时,至少一篇论文被接受的概率也将倍增,论文被接受的速度也加快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如何挑选刊物,论文的质量都是首要决定因素。论文质量展现了研究者在课题研究中的学术水平、新颖性、实用性等。
文章写少但是务求写精,重点监督研究过程的各个步骤:采集数据、提出方案、实验操作、写研究论文。务求每个步骤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论文可能不一定应用在实际项目中,但如果研究成果能够投入到实际项目中,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将增加论文成果的可信度。
优秀的论文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优雅的结构。对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研究者,经常性阅读计算机领域的顶级期刊论文,研究论文结构、行文组织,然后尝试运用在自己的论文中,有助于改善论文的结构,最终提高作者的逻辑组织能力。
优秀的论文应该具备充实的内容,精巧的构思,流畅的的文字表达,无疑为论文的成功录用加分。当论文完成后,应该留出较多的时间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打磨,经过多次阅读和检查,修改明显的错误。当发表英文论文时,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英文写作水平,实在不行就请行业专家校正论文,
选择合适的投稿刊物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步骤,择刊与作者要达到的传播范围、影响力、论文质量、发表周期、经费等因素密不可分,要综合与理性衡量,提出贴近实际需求的投稿刊物目录。
当研究课题与出版物的范围不一致的时候,再出色的研究成果也难逃拒稿的噩运。发行目标和范围时常出现在出版物的网站首页,隐含在“关于本刊”、“刊物介绍”、“目标与范围”等相似的栏目中。由于出版物并不一定会指出不接纳的研究领域,因此确保研究课题出现在出版物的目标和范围中就尤为重要了。以下为《计算机学报》的刊物介绍: 刊物介绍将对论文的形式、涵盖的学科、科研成果范围等进行一般性陈述,方便作者认清投稿目标和范围。如果仍要进一步了解具体范围,作者可继续浏览刊物目录,论文的摘要、甚至通读全文,获取足够多的信息,以便对投稿的目标和范围进行恰如其分的判断。
计算机出版物是指以传播计算机科学知识为目的的出版物,分为书籍、期刊和电子出版物。由于大多数研究论文的篇幅都非常有限(一般不超过25页),且更注重时效性和专业性,因此科研论文投稿的目标一般锁定在专业计算机期刊和会议论文。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同样具有篇幅短、专业性强的特点。其中,期刊论文是针对学术刊物的投稿件,期刊设置有固定的编辑部,对论文录用具有决定权,同时支持场外专家审稿,一般要经过同行评审,编辑部文字校正,期刊论文发表时间较长,录用率较低,但其影响力更高,行业认可度较大。会议论文是针对学术会议的投稿件。分为论文集(Proceedings Paper)、会议论文(Conference Papers)和工作坊论文(Workshop Papers),相比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只有场外同行专家审稿,看重论文的创新性和时效性,审稿周期相对较短,录用率较高,但其影响力、行业认可度均不及学术期刊。尽管期刊和会议论文存在上述差异,两者不完全泾渭分明,期刊有时也可能挑选部分高水平、有质量的会议论文,经过文字编辑,予以收录发表。 出版物的影响因子反映了出版物论文过去2-5年内被引用的数量。它已经成为评价出版物声誉的风向标,常常被研究者作为投稿的参考。然而出版物的声誉并不是衡量投稿目标的决定因素,在更吸引读者与更高的影响因子之间,投稿者必须做出合理的选择。一些研究者强烈建议应该向具有合适读者的出版物投稿,尽管该出版物的影响因子不高,但识货的读者更容易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随着论文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引文率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事实上,某些尖端领域的研究者人数本就不多,导致较低的影响因子也是正常的事情,投稿者在选择投稿目标时,最好对所在领域做充分评估,一般情况下,主流学者推荐选择适合读者的出版物。许多人出于论文被拒的恐惧,对顶级期刊和会议投稿退避三舍,然而,即便论文没有录用,通常也会收到来自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这些意见有助于改进研究和论文。有鉴于此,推荐优先向高水平刊物和会议投稿,其次向较低层次的刊物和会议投稿。
前面已经提到,投稿周期一般耗时1年至1年半,顶尖期刊甚至长达3年,这可能令不少人感到崩溃,投稿期的时间通常是这样安排的:当作者投稿后,稿件首先被一名初级编辑受理,确定论文的目标和范围是否符合要求,然后转交给一名熟知该领域专家的副编辑,副编辑负责寻找至少2名接受邀请的审稿人,当然审稿人须承诺在接下来的2个月内反馈审稿意见,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审稿人不见得会及时反馈意见,这无端延长了投稿时间。当审稿人最终反馈审稿意见后,副编辑需要做出是否录用论文的决定,如果论文被拒收,作者会直接收到拒稿通知,否则,作者会收到论文修改意见,这可能额外花掉3个多月时间。一旦提交修回稿,稿件再次被寄给编辑复审,这个过程又耗费额外的几个星期,最后,论文再次经过文学编辑审校,修订稿再次送回作者检查,并在发表之前排版。在最快的情况下,从论文投稿到见刊的整个过程历时将近1年。 因此,作者必须研究一本杂志每年出版多少期及录用率,以确保在可以接受的时间内获得录用,或收到拒稿时有时间转投其他刊物。在刊物的录用率评估方面,目前还没有行业公认的标准,各期刊都遵循自认为合适的方法。有的期刊以收到的稿件总数为基数,有的期刊则以送审稿件为基数计算录取率。在专业化较高的领域,为该领域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数量相当低,那么期刊的接受率往往会更高。期刊的录用率也可能因稿件的类型而异,一般情况下,项目报告被拒绝的机率相当高,而研究论文获得接受的机率相对高。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审稿过程都是及其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可能需要和编辑、审稿人进行无数次沟通,因此与他们建立密切的联系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与编辑部、审稿专家保持联系。在沟通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坦诚、谦逊的态度,即便是审稿人的谬误,也要展现专业态度、据理力争,切勿攻击审稿人。在平时工作中,列出在本研究领域最杰出的专家,这些人之中也许就有论文的审稿专家,争取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去结识这些人,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在审稿时提供便利性,而是便于拓展视野,掌握主流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作者收到评审意见,说明论文存在一些值得发表的先进性和积极因素,只有经过修改和润饰并符合条件后才能录用。修回的机会也许只有宝贵的一次,因此对待修改意见要高度关注,谨慎应对。 从主编的信中收集正确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能帮助作者准确的认识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问题的原因。为确保反馈信息理解准确,与有经验的同事讨论和分享这些见解,也许会获得独到的见解和意外收获。
针对反馈信息提出的意见,应逐一编号并认真答复,遇到确实无法满足审稿人的意见要求,首先要感谢和肯定审稿人的意见,然后真诚解释为什么不能在现有条件下实现,或无法在论文范围内体现;遇到能够修改的问题,应遵循慢工出细活的原则,投入较多的精力集中攻关,不断打磨和精炼,直到论文观点、内容表述、遣词造句等确认无误才最终修回。
在这个强者才能生存生存的时代,收到拒稿信是不可避免的。在收到拒稿后,可以再尝试一次投稿,将目标锁定到另外一家刊物。投稿前,应适当考虑前一次审稿人提供的有价值意见,并做出适当调整。虽然不同审稿人的角度不同,未必会给出完全负面的评价;就算遇到同一个审稿人,适当的修改也是对其工作的尊重。如果发生屡次被拒稿的现象,说明论文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找出来并予以纠正。
作为上述“向顶级期刊投稿”观点的补充,光有“质”的论文还不行,发表论文的数“量”也同样重要。在学术生涯中,应该要有一些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论文,也需要有一些发表在其他高水平期刊上的论文。如果期刊的质量差不多的话,论文发表在不同期刊上要好于所有论文都发表在同一期刊上。如果在一个领域里成功地发表了一篇佳作,那么就应当付出双倍的努力在这个领域里使自己成为众所周知的专家,然后再转向另一个领域。
论文中的文字和观点应该来源于作者原创,切忌不要抄袭或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抄袭行为在学术界,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事情,如果论文不幸发表,作者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除了个人学术生涯受影响外,期刊的声誉也受到损坏,将被列入“黑名单”。如果研究论文构建在前人的基础上,需要引述他人的成果,可以用引号将引文框起来,并在参考文献注明出处。 “一稿多投”又称为“重复投稿”或“自我剽窃”。由于其不必要地浪费了期刊版面及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对相关期刊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捣乱学术期刊建立起来的奖赏机制,被多数期刊禁止。一旦被认定为一稿多投,作者将会登上期刊的黑名单,甚至被列入关联刊物的黑名单,影响未来的学术生涯和职业发展。
当我们检视研究论文投稿的实践逻辑之后,发现确实存在这一事实——稿件的录用关乎投稿期间做出的正确选择。成功的投稿通过新颖的选题、高质量的论文、精准的选刊、严谨的修稿、妥当的善后,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对投稿者进行指导锻造,最终规整了认知,涤清了情感,驯化了行为,使科研工作者成为知情行层面都 “合格”的投稿者。由规整知识、培植情感、驯化行为构成的投稿实践体系能够做好充分准备,提高稿件录用的可能性,让投稿者理性面对反复修改和拒稿的挫折,培养出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习惯。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投稿经历的磨难会不会是我们进步的天梯;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投稿者能不能做到适应恶劣的学术环境,如何才能做到理性的投稿。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刊物/2241581?fr=aladdin; [2]Guide2Research,http://www.guide2research.com/journals/; [3]Kwan Choi,如何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