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下的terminal初接触(超初级的参考手册!!!)

    技术2022-08-01  76

    ubuntu终端(terminal)的shell基本命令

    0.前言

    ​ 本文主要是针对从windows刚转到ubuntu的linux小白用户,希望他们可以更快的适应ubuntu。

    ​ linux系统最开始是没有图形化界面的,用户都是通过在终端(terminal)输入命令行控制电脑。

    ​ ubuntu在linux的基础上制作了图形化界面之后,用户才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图标进行一系列的便捷操作。

    ​ 但是相对于windows来说,由于有linux开源原码库的支持,相较于windows,ubuntu能更方便的获取各种服务的支持(软件)。**ubuntu只需要在终端(terminal)指令行中输入对应的命令行就能完成在windows上需要复杂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是linux深受程序员喜爱的原因之一。

    ​ 所以,为了更便捷的使用ubuntu系统,发挥其优势,用户需要学习一些shell命令行。

    注意:

    1.因为网上给的方法一般都是命令行操作,为了便于理解网上给的命令行,需要介绍一个完整的体系(完整的基本操作),难免会有些冗余。

    2.命令行只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式,对于ubuntu来说,这里介绍的很多操作依然可以用windows下的操作方法实现,所以千万不要拘泥于下面介绍的命令行操作。

    1.终端(terminal)的介绍:

    ​ 终端(terminal)是保留下来的linux系统原有的输入指令方法的窗口。

    ​ 可以通过ctrl+alt+T(terminal)来新打开一个终端,初始位置位于用户的主目录(home)下。也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右键,然后左键选择"打开终端",来打开终端。

    ​ 打开终端我们常会看见如下信息,其中@前的lo是当前用户名称,@后的dream4lo是计算机的名称。$表示当前用户权限。

    lo@dream4lo:~$

    ​ 我们可以通过输入su(super user/switch user)提升为超级用户权限/或者切换用户,这是会变成如下信息,root是根用户,相当于windows的超级管理员。/home/lo表示当前所在的位置相对于根文件目录的地址。

    root@dream4lo:/home/lo#

    ​ 我们可以通过su lo切换为用户lo,相当于windows中的切换用户,#表示是超级用户

    注意:

    1.su后面不加东西,就是切换为超级用户,su lo这样su后面加了用户名lo就是切换为lo用户

    2.平时不建议使用超级用户权限,因为这容易让操作系统出现异常。

    2.常用shell命令

    ​ 获取位置信息的命令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会将终端目前停留的文件位置打印出来

    lo@dream4lo:~$ pwd /home/lo

    ​ 查看文件列表ls(list),会显示当前目录下有哪些文件

    lo@dream4lo:~$ ls Desktop Downloads Music Public snap test Documents examples.desktop Pictures Qt5.14.2 Templates Videos

    注意:

    实际情况下,可以通过颜色区分文件名称和目录名称(文件夹名称),一般白色为文件名,蓝色为文件夹名。

    ​ 生成子目录(相当于windows的文件夹)mkdir(make directory),会生成一个文件夹。当然,这里也可以通过鼠标右键的方式实现新建文件夹

    lo@dream4lo:~$ mkdir WenJianjia

    ​ 进入指定目录cd(change directory),进入想要进入的目录之下。

    # 演示通过cd命令进入了Documents文件夹 lo@dream4lo:~$ pwd /home/lo lo@dream4lo:~$ cd Documents lo@dream4lo:~/Documents$ pwd /home/lo/Documents

    注意:

    1.cd ..表示返回上一级目录

    2.cd /表示进入根目录(一般情况不建议使用,如果不小心进入了根目录,可以通过cd /home/用户名返回用户主目录)

    3.cd ~表示进入当前用户主目录(home),lo用户主目录相对于根目录的位置是/home/lo

    ​ 移动文件/更改文件名称mv(move),可以将文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并且可以对文件进行重命名操作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ls # 显示当前文件夹下的文件 1 WenJianJia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mv 1 2 # 将文件1改名为2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ls 2 WenJianJia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mv 2 WenJianJia/1 # 将文件2移动到WenJianJia中,并改名为1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ls WenJianJia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cd WenJianJia # 进入子目录WenJianJia lo@dream4lo:~/Documents/test/WenJianJia$ ls # 查看WenJianJia中的文件列表 1 lo@dream4lo:~/Documents/test/WenJianJia$ cd .. # 返回上一级目录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 删除文件rm(remove),可以删除指定文件,rmdir(remove directory)可以删除指定的空文件夹目录

    lo@dream4lo:~/Documents/test/WenJianJia$ ls 1 lo@dream4lo:~/Documents/test/WenJianJia$ mv 1 ../ # 将1移到上一级目录,不改名 lo@dream4lo:~/Documents/test/WenJianJia$ ls lo@dream4lo:~/Documents/test/WenJianJia$ cd .. # 返回上一级目录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ls 1 WenJianJia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rm 1 # 删除 文件1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ls WenJianJia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rmdir WenJianJia # 删除 子目录WenJianJia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ls # ls为空则不显示列表内容 lo@dream4lo:~/Documents/test$

    ​ 解压文件夹tar(tape archive),可以解压压缩包,一般后面加上加-zxvf就行,也可以用鼠标右键点击压缩包,选择’提取到此处’。

    注意:

    1.tar -cvf打包一个tar

    2.tar -xvf解开一个tar

    3.tar -cvzf 打包压缩一个 tar

    4.tar -zxvf解压一个tar

    ​ 安装.deb文件,常用命令sudo dpkg -i XXX.deb,例如:

    lo@dream4lo:~/Downloads$ sudo dpkg -i code_1.46.1-1592428892_amd64.deb

    ​ 从网络应用库安装,常用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应用名(旧版写作sudo apt install,两者对于初学者来说差别不大)

    lo@dream4lo:~/Downloads$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 # 这里安装的python软件

    注意:

    因为linux/ubuntu是完全开源的,内部的每一行代码网上都能找到,所以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它的资料。一般想要安装的软件的时候,建议先百度搜索一下,

    ​ 首先,确定是否可以安装在ubuntu下,如果不支持该软件时可以尝试寻找ubuntu系统下的替代软件(搜过’ubuntu’ ‘软件名’ '替代’三个个关键词即可),最好参考ubuntu版本相近的资料;

    ​ 接着,需要在官方网站下载对应的.deb安装包;(一般github上的开源项目也可以信任,而且github上的开源项目一般还有issue栏供大家讨论故障(bug)解决方法法。)

    ​ 然后,通过dpkg相关指令进行安装(可以根据网上的参考一步步地做)

    ​ 最后,如果未能找到合适的软件及替代软件,那就只能先暂时不用这个功能,或者想其他的解决办法。

    3.常用前缀/后缀

    ​ sudo表示以超级用户的权限执行这条指令

    ​ -help或者--help可以查看命令行的具体用法(当然也可以百度搜索)

    4.附录:常用shell命令表及其中英文解释

    找到一个很不错的现成的,就不自己写了

    https://blog.csdn.net/qq_40334837/article/details/83819735

    Processed: 0.016, SQ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