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学习笔记

    技术2022-08-01  70

    1. NPM 安装Vue方法

    由于 npm 安装速度慢,本教程使用了淘宝的镜像及其命令 cnpm,安装使用介绍参照:使用淘宝 NPM 镜像。

    npm 版本需要大于 3.0,如果低于此版本需要升级它:

    # 查看版本 $ npm -v 2.3.0 #升级 npm cnpm install npm -g # 升级或安装 cnpm npm install cnpm -g

    在用 Vue.js 构建大型应用时推荐使用 NPM 安装:

    # 最新稳定版 $ cnpm install vue

    命令行工具

    Vue.js 提供一个官方命令行工具,可用于快速搭建大型单页应用。

    # 全局安装 vue-cli $ cnpm install --global vue-cli # 创建一个基于 webpack 模板的新项目 $ vue init webpack my-project # 这里需要进行一些配置,默认回车即可 This will install Vue 2.x version of the template. For Vue 1.x use: vue init webpack#1.0 my-project ? Project name my-project ? Project description A Vue.js project ? Author runoob <test@runoob.com> ? Vue build standalone ? Use ESLint to lint your code? Yes ? Pick an ESLint preset Standard ? Setup unit tests with Karma + Mocha? Yes ? Setup e2e tests with Nightwatch? Yes vue-cli · Generated "my-project". To get started: cd my-project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Documentation can be found at https://vuejs-templates.github.io/webpack

    进入项目,安装并运行:

    $ cd my-project $ cnpm install $ cnpm run dev DONE Compiled successfully in 4388ms > Listening at http://localhost:8080

    2. 运行 Laravel Mix Laravel Mix 一款前端任务自动化管理工具,使用了工作流的模式对制定好的任务依次执行。Mix 提供了简洁流畅的 API,让你能够为你的 Laravel 应用定义 Webpack 编译任务。Mix 支持许多常见的 CSS 与 JavaScript 预处理器,通过简单的调用,你可以轻松地管理前端资源。

    使用 Mix 很简单,首先你需要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npm 依赖即可。我们将使用 Yarn 来安装依赖,在这之前,因为国内的网络原因,我们还需为 Yarn 配置安装加速:

    $ yarn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使用 Yarn 安装依赖:

    SASS_BINARY_SITE=http://npm.taobao.org/mirrors/node-sass yarn 在 yarn 命令前添加 SASS_BINARY_SITE=http://npm.taobao.org/mirrors/node-sass 的目的是告诉 yarn 到淘宝的镜像去下载 node-sass 二进制文件。

    yarn add socket.io-client  

    vue.js中created()与activated()的区别

    created():在创建vue对象时,当html渲染之前就触发;但是注意,全局vue.js不强制刷新或者重启时只创建一次,也就是说,created()只会触发一次;这时候只有dom没有数据挂载。

    activated():在vue对象存活的情况下,进入当前存在activated()函数的页面时,一进入页面就触发;可用于初始化页面数据等。这个用于每次只要进入这个组件页面就初始化页面,可以用于列表数据等的刷新。

     

    https://blog.csdn.net/soulwyb/article/details/85611252 Vue生命周期函数有beforeCreate、created、beforeMount、Mounted、beforeUpdate、updated、beforeDestroy、destroyed、activated、deactivated、errorCaptured。共11个。本文直说前8个,另外3个以后再说

    首先要说明下 什么是生命周期函数:

    生命周期函数就是指在某一个特定时间节点会自动执行的函数。

    1. beforeCreate:

    beforeCreate是在Vue实例初始化事件后执行的。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生命周期函数</title>     <script src="vu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app">Hello World</div>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app",         beforeCreate: function() {             console.log('beforeCreate');         }     }) </script> </html>

    Vue中的mounted()与activated()探讨和使用

     

    1

    2

    3

    4

    5

    分步阅读

    论mounted() 与 activated() 生命周期的加载先后顺序,及activated()和keep-alive配合使用!

    方法/步骤

    1

    一、论mounted() 与 activated() 生命周期的加载先后顺序

        

    1.当mounted()生命周期放在activated()生命周期的前面,运行的结果是mounted()先比activated()先加载!

    2

    2. 当activated()生命周期放在mounted()生命周期的前面,运行的结果是mounted()先比activated()先加载!

    3

    从这两个数据对比来看无论mounted()与activated()两者的先后顺序,mounted()总是比activated()先加载!

    4

    二、对vue中activated()探讨和使用

    Activated()生命周期钩子,官网说其是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就是在挂载后和更新前被调用的。所以说当我们想使用activated()生命周期时,必须配合<keep-alive>来使用!

    vue强制更新$forceUpdate()

    vue强制更新$forceUpdate()

    添加this.$forceUpdate();进行强制渲染,效果实现。搜索资料得出结果:因为数据层次太多,render函数没有自动更新,需手动强制刷新。

    调用强制更新方法this.$forceUpdate()会更新视图和数据,触发updated生命周期。

    我是在使用多层for循环嵌套时出现的页面没有及时刷新改变后的值的问题( 使用this.$forceUpdate() )

    以前做遮罩层都是写最小高度来占满屏,但是总会出现问题,也没改变,今天一个人在交流群上问这个时,看到一个回答解决了我这一个bug,学到了,现在记录一下样式。

    <div class='popContainer'></div>

    1

    2

    3

    4

    5

    6

    7

    8

    div.popContainer{

      position: fixed;

      top: 0;

      left: 0;

      right: 0;

      bottom: 0;

      background: rgba(0,0,0,0.3);

    }

    这样遮罩层就会占满屏了

    补充知识:vue 锁定蒙版 不让里面页面滑动

    其实就是一句代码,在你的蒙版里面添加一句@touchmove.prevent就好了,下面是例子

    <!-- 阴影背景层 --> <div class="layout" @touchmove.prevent :style="{'display':flag?'block':'none'}" @click="closeAction"></div>

    以上这篇vue 弹出遮罩层样式实例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Vue中常用的数组方法.filter()、.map()、.forEach()、.find()、.findIndex()、.some()、.every()

    Vue中常用的数组方法

    .filter()、.map()、.forEach()、.find()、.findIndex()、.some()、.every() .filter().map().forEach().find().findIndex().some().every()

    .filter()、.map()、.forEach()、.find()、.findIndex()、.some()、.every()

    本文仅为自己在项目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数组方法的使用,以便随时查看。

    .filter()

    filter() 方法创建一个新的数组,新数组中的元素是通过检查指定数组中符合条件的所有元素。 是否改变原数组:否 是否对空数组进行检测:否

    语法:

    const arr= [32, 33, 16, 40]; const arr1 = arr.filter(item => item >= 18) console.log(arr) // [32, 33, 16, 40] console.log(arr1) // [32, 33, 40]

    .map()

    map() 方法返回一个新数组,数组中的元素为原始数组元素调用函数处理后的值。 map() 方法按照原始数组元素顺序依次处理元素。 是否改变原数组:否 是否对空数组进行检测:否

    语法:

    const arr= [4, 9, 16, 25]; const arr1 = arr.map(item => item+2) console.log(arr) // [4, 9, 16, 25] console.log(arr1) // [6, 11, 18, 27]

    .forEach()

    forEach() 方法用于调用数组的每个元素,并将元素传递给回调函数。注意: forEach() 对于空数组是不会执行回调函数的。tips: forEach()中不支持使用break(报错)和return(不能结束循环),有需要时可使用常规的for循环。

    语法:

    const arr= [4, 9, 16, 25]; const arr1 = []; arr.forEach(item => arr1.push(item)) console.log(arr) // [4, 9, 16, 25] console.log(arr1) // [4, 9, 16, 25]

    .find()

    find() 方法返回通过测试(函数内判断)的数组的第一个元素的值。

    find() 方法为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调用一次函数执行:

    当数组中的元素在测试条件时返回 true 时, find() 返回符合条件的元素,之后的值不会再调用执行函数。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元素返回 undefined

    注意: find() 对于空数组,函数是不会执行的。注意: find() 并没有改变数组的原始值。

    语法:

    const arr= [4, 9, 16, 25]; const b = arr.find(item => item>10) const c = arr.find(item => item<1) console.log(arr) // [4, 9, 16, 25] console.log(b) // 16 console.log(c) // undefined

    .findIndex()

    findIndex() 方法返回传入一个测试条件(函数)符合条件的数组第一个元素位置。

    findIndex() 方法为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调用一次函数执行:

    当数组中的元素在测试条件时返回 true 时, findIndex() 返回符合条件的元素的索引位置,之后的值不会再调用执行函数。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元素返回 -1

    注意: findIndex() 对于空数组,函数是不会执行的。注意: findIndex() 并没有改变数组的原始值。

    语法:

    const arr= [4, 9, 16, 25]; const b = arr.findIndex(item => item>10) const c = arr.findIndex(item => item<1) console.log(arr) // [4, 9, 16, 25] console.log(b) // 2 console.log(c) // -1

    .some()

    some() 方法用于检测数组中的元素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函数提供)。 some() 方法会依次执行数组的每个元素:

    如果有一个元素满足条件,则表达式返回true , 剩余的元素不会再执行检测。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元素,则返回false。

    注意: some() 不会对空数组进行检测。注意: some() 不会改变原始数组。

    语法:

    const arr= [4, 9, 16, 25]; const b = arr.some(item => item>10) const c = arr.some(item => item<1) console.log(arr) // [4, 9, 16, 25] console.log(b) // true console.log(c) // false

    .every()

    every() 方法用于检测数组所有元素是否都符合指定条件(通过函数提供)。 every() 方法使用指定函数检测数组中的所有元素:

    如果数组中检测到有一个元素不满足,则整个表达式返回 false ,且剩余的元素不会再进行检测。如果所有元素都满足条件,则返回 true。

    注意: every() 不会对空数组进行检测。注意: every() 不会改变原始数组。

    语法:

    const arr= [4, 9, 16, 25]; const b = arr.every(item => item>10) const c = arr.every(item => item>1) console.log(arr) // [4, 9, 16, 25] console.log(b) // false console.log(c) // true
    Processed: 0.009, SQ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