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廖雪峰Python教程的一些个人总结)
首先什么是不可变对象,不可变对象首先是个对象,一旦创立了这个对象,这个对象就不能再改变了。
Python中数字,字符串都是不可变对象,咦?你可能问怎么不可变,我令a=1,我还可以再令a=2,我令s='abc',我还可以再令s='ABC'。
注意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你改变的是变量而不是数字对象或者字符串对象本身,根据Python的变量存储方式,a=1或者s='abc'是在内存中开辟一块空间创建了1或'abc'这个数字对象或者字符串对象,然后变量a或s不过是指向数据对象的地址,而再次令a=2或者s='ABC',Python不过是又在内存空间中创建了一个新的2或者’ABC’这个数字对象或字符串对象,然后让变量a或者s指向新的数据地址,而原来内存中的1和'abc'并没有改变。
再比如字符串的replace方法:
a = 'abc' print(a.replace('a', 'A')) print(a)输出结果是:
'Abc' 'abc'原因就是字符串对象是不可变对象,使用replace方法不过是又创建了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Abc',原来的'abc'没变,而且a依然指向它。
元组一般是不可变的,一旦创建,就不能改变,比如:
t = (1, 2, 3)这样,你赋值t[0] = 10是不行的。
但是下面这个情况,他却是“可变的”(???不是刚说了不可变嘛)
t = ('a', 'b', ['A', 'B']) t[2][0] = 'X' t[2][1] = 'Y' print(t)发现t改变了,变成了
('a', 'b', ['X', 'Y'])我们先看看定义的时候tuple包含的3个元素:
当我们把list的元素'A'和'B'修改为'X'和'Y'后,tuple变为:
表面上看,tuple的元素确实变了,但其实变的不是tuple的元素,而是list的元素。tuple一开始指向的list并没有改成别的list,所以,tuple所谓的“不变”是说,tuple的每个元素,指向永远不变。
即0还是指向字符串a,1还是指向字符串b,2还是指向这个list列表。只不过list列表本身是可变的。
所以说(1, 2, 3)本质上是不可变对象,而(1, [2, 3])本质上是可变对象,下面我们会看到为什么。
字典相当于map,使用键值对存储,使用哈希计算,键不能重复,而集合也是一组键的集合,不能重复。
由于键不能重复的这条性质就要求,字典的键和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不可变对象,因为无法判断两个可变对象是否相等。
所以下面代码是可行的:
d = {(1, 2, 3): 'haha'} s = s = set([(1, 2, 3)]) # set集合中加一个元组(1, 2, 3)下面的代码会报错:
d = {(1, [2, 3]): 'haha'} s = s = set([(1, [2, 3])]) # set集合中加一个元组(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