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E之方法的使用

    技术2023-08-21  95

    形参和实参

    对于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

    基本类型的变量保存原始数值,所以变量就是数据本身。 java中的八种基本类型:byte, short, int, long, float, double, boolean, char引用类型的变量保存的是引用值,所谓引用就是对象所在空间的“首地址值”,变量通过这个引用值来操作对象。 常用的引用类型:String, 数组, 类, 接口。

    值传递

    当一个对象被当作参数传递到一个方法后,此方法可改变这个对象的属性,并可返回变化后的结果,那么这里到底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

    是值传递!Java 语言的方法调用只支持参数的值传递。当一个对象实例作为一个参数被传递到方法中时,参数的值就是对该对象的引用。对象的属性可以在被调用过程中被改变,但对对象引用的改变是不会影响到调用者的

    为什么 Java 中只有值传递

    首先回顾一下在程序设计语言中有关将参数传递给方法(或函数)的一些专业术语。按值调用(call by value)表示方法接收的是调用者提供的值,而按引用调用(call by reference)表示方法接收的是调用者提供的变量地址。一个方法可以修改传递引用所对应的变量值,而不能修改传递值调用所对应的变量值。 它用来描述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不只是Java)中方法参数传递方式。

    Java程序设计语言总是采用按值调用。也就是说,方法得到的是所有参数值的一个拷贝,也就是说,方法不能修改传递给它的任何参数变量的内容。

    下面通过 3 个例子来给大家说明

    example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1 = 10; int num2 = 20; swap(num1, num2); System.out.println("num1 = " + num1); System.out.println("num2 = " + num2);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temp = a; a = b; b = temp; System.out.println("a = " + a); System.out.println("b = " + b);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结果:

    a = 20 b = 10 num1 = 10 num2 = 20 1234

    解析:

    在swap方法中,a、b的值进行交换,并不会影响到 num1、num2。因为,a、b中的值,只是从 num1、num2 的复制过来的。也就是说,a、b相当于num1、num2 的副本,副本的内容无论怎么修改,都不会影响到原件本身。

    通过上面例子,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方法不能修改一个基本数据类型的参数,而对象引用作为参数就不一样,请看 example2.

    example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 1, 2, 3, 4, 5 }; System.out.println(arr[0]); change(arr); System.out.println(arr[0]);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int[] array) { // 将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变为0 array[0] = 0; }

    结果:

    1 0 12

    解析:

    array 被初始化 arr 的拷贝也就是一个对象的引用,也就是说 array 和 arr 指向的时同一个数组对象。 因此,外部对引用对象的改变会反映到所对应的对象上。

    通过 example2 我们已经看到,实现一个改变对象参数状态的方法并不是一件难事。理由很简单,方法得到的是对象引用的拷贝,对象引用及其他的拷贝同时引用同一个对象。

    很多程序设计语言(特别是,C++和Pascal)提供了两种参数传递的方式:值调用和引用调用。有些程序员(甚至本书的作者)认为Java程序设计语言对对象采用的是引用调用,实际上,这种理解是不对的。由于这种误解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下面给出一个反例来详细地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example 3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tudent s1 = new Student("小张"); Student s2 = new Student("小李"); Test.swap(s1, s2); System.out.println("s1:" + s1.getName()); System.out.println("s2:" + s2.get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Student x, Student y) { Student temp = x; x = y; y = temp; System.out.println("x:" + x.getName()); System.out.println("y:" + y.getName()); } }

    结果:

    x:小李 y:小张 s1:小张 s2:小李 1234

    解析:

    交换之前:

    交换之后:

    通过上面两张图可以很清晰的看出: 方法并没有改变存储在变量 s1 和 s2 中的对象引用。swap方法的参数x和y被初始化为两个对象引用的拷贝,这个方法交换的是这两个拷贝

    总结

    Java中其实还是值传递的,只不过对于对象参数,值的内容是对象的引用(地址)。

    下面再总结一下Java中方法参数的使用情况:

    一个方法不能修改一个基本数据类型的参数。一个方法可以改变一个对象参数的状态。一个方法不能让对象参数引用一个新的对象。

    值传递和引用传递有什么区别

    值传递:指的是在方法调用时,传递的参数是按值的拷贝传递,传递的是值的拷贝,也就是说传递后就互不相关了。

    引用传递:指的是在方法调用时,传递的参数是按引用进行传递,其实传递的引用的地址,也就是变量所对应的内存空间的地址。传递的是值的引用,也就是说传递前和传递后都指向同一个引用(也就是同一个内存空间)。

    值传递和引用传递的根本区别并不是传递的内容,而是实参到底有没有被复制一份给形参。

    方法的重载和重写

    方法重载的规则

    方法名称相同参数列表不同(参数个数和参数类型)方法的返回值不影响重载

    方法重写的规则

    一般用于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方法名称必须相同参数列表必须相同返回值类型也必须相同访问权限不能比父类被重写方法的访问权限低不能抛出比被重写方法声明的更广泛的强制性异常声明为final和static的方法不能被重写构造方法不能被重写

    区别总结

    重载: overload, 重写: override;形式: 重载: 方法名相同, 参数列表不同(个数, 类型, 顺序); 重写: 方法名,参数列表, 返回值都相同.范围: 重载是编译时的静态分派,存在于同一个类中; 重写是运行时动态分派, 存在于继承的父子类中.重载没有权限限制; 重写,子类的重写方法权限不能比父类的访问的权限小.

    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是一种特殊方法, 使用关键字new实例化新对象的时候会被自动调用, 完成初始化的操作 在类实例化对象的时候自动调用的方法, 方法名和类名相同, 用于对象的初始化.

    new的执行过程: 为对象分配内存空间; 调用对象的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的语法:

    方法名必须和类名相同构造方法没有返回值类型的声明每个类中一定至少存在一个构造方法(如果没有定义, 那么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构造方法支持重载, 规则和普通方法的重载一致

    构造方法和实例方法的区别

    和实例方法一样, 构造方法可以有任何访问的修饰符(public, private, protected或者没有修饰符); 不同于实例方法的是, 构造方法不能有任何非访问性质的修饰符修饰, 比如:static, synchronized, final, abstract等都不能修饰构造方法实例方法可以返回任意类型的值或者是无返回值(void); 但是构造方法没有返回值类型的声明, void也不行.

    默认的构造方法

    java语言规定每个类至少有一个构造方法, 为了保证这一点, 当程序猿没有给类定义明确的构造方法的时候, java会提供一个默认的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修饰符是public并且方法体为空.

    构造方法中this和super的使用

    this的用法

    实例方法中使用this关键字, 他指向的是正在执行的类的实例对象, static方法中不可以使用this对象, 因为静态方法不属于类的实例对象; 构造方法中也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 用来指向同一个类中不同参数的另一个构造器.

    public class Test { String name; Test(String str) { name = str; } Test() { this("hahahah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1 = new Test("oooooo"); //调用带参构造方法 Test t2 = new Test(); //调用无参构造方法 System.out.println(t1.name + "" +t2.name); } }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构造方法中通过this调用其他构造方法的时候, this这句代码一定必须放在构造方法方法体的第一行, 否则会编译出错.构造方法中只能通过this调用一次其他的构造方法.
    super的用法

    super关键字用于指向父类

    构造方法中的super关键字用于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super在使用的时候, 也必须放在构造方法方法体的第一行.在实例化子类对象的时候, 程序会默认先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然后再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

    类中初始化的顺序

    父类的静态成员子类的静态成员父类的非静态成员父类的默认构造方法被调用子类的非静态成员子类的构造方法

    举例分析一下初始化顺序: 详见博客:https://blog.csdn.net/qq_45914985/article/details/106769914 分析一下上面代码的执行过程: 类加载的时候发现 HelloB.class 还有有一个父类, 然后先去加载HelloA.class static 代码块在.class里执行的优先级比 main 高 所以在加载 HelloA.class 的时候, 会先执行 static 代码块中的语句 — 先打印"static A" 然后返回去继续加载 HelloB.class 结果发现 HelloB.class 里面还要个 static 代码块, OK, 还是先执行 static 代码块, 打印 “static B” 终于轮到 main 了, new HelloB(); 实例化的时候默认先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又跑到 HelloA.class 里面去了, 先执行父类的初始化, 执行父类的实例代码块, 打印"Im A class" 终于轮到自己了, 执行自己的实例代码块, 打印"Im B class" HelloB.class 哭晕在厕所里了, 太难了!!! 所以结合分析, 这道题输出为 B 选项

    Processed: 0.009, SQL: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