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普及 1.1 存储器: RAM 内存,可读可写 ROM 内存,仅可读,存放BIOS程序 CMOS ‘硬盘’,断电即丢失,耗电量极低
计算机刚出厂未安装操作系统时,电脑主板上ROM内存是自带了BIOS程序的,作用是控制基本的输入输出设备,通电后,运行BIOS程序的部分是CPU,ROM,CMOS,安装系统时,可以外接U盘或者磁盘,在BIOS程序中设置,先从U盘或磁盘检测有无系统软件,有的话可以设置优先级,从哪里优先打开系统,后面将系统文件保存至计算机硬盘中,系统运行则是CPU,RAM,硬盘 ps:1.计算机开机密码忘记时,可以外接U盘,开机时进入BIOS程序,修改系统优先级,优先登录U盘中的系统,可登录电脑,若BIOS程序被加密,可拆电脑,卸掉主板电池,因为BIOS设置信息保存在CMOS中,断电即丢失 2.计算机双系统原理:建立不同的系统盘,C(Windows),D(linux)在BIOS程序中设置登录优先级,可登录不同系统 1.2 硬盘详解 磁道 扇区 柱面 以7200转/60秒为例 转一圈需要8ms 平均寻道时间5ms 平均延迟时间4ms 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延迟时间都是物理时间,这两点是造成磁盘速度慢的原因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协调,管理,控制计算机硬件及应用软件资源的一个控制程序 平台 = 计算机硬件 + 操作系统 跨平台性: 不同平台间的兼容性 计算机体系的三层结构: 应用软件/用户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3.编程语言分类 3.1 机器语言:二进制编写,计算机能直接识别 优点:运行效率高 缺点:开发效率低,二进制代码难记,实现一个简单的功能需要很多步才能完成 3.2 汇编语言:用英文标签取代二进制编写程序 优点:运行效率高,但是低于机器语言 缺点:开发效率低 3.3 高级语言:用人类能理解的表达方式编写程序,计算机无法直接理解,需要翻译才行 按照翻译方式不同,高级语言又分为: 编译型C,Go:翻译一次得到可执行的结果,下次直接拿着使用,不需要再用编译器翻译了 翻译工具:编译器 解释型python、shell:每次执行程序都离不开解释器的翻译 翻译工具:解释器 执行效率: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编译型>解释型) 开发效率: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