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是程序中的一些错误,但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异常,并且错误有时候是可以避免的。异常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用户输入了非法数据、要打开的文件不存在、网络通信时连接中断或者JVM内存溢出等。菜鸟教程
Java把异常当作对象来处理,并定义了一个基类java.lang.Throwable作为所有异常的超类。异常类分类两大类:错误(Error)和异常(Exception)
这些异常一般由程序逻辑错误引起的,是不检查异常,程序中可以选择捕获处理,也可以不处理。
Error和Exception的区别:Error通常是灾难性的致命的错误,是程序无法控制和处理的,当出现这些异常时,JVM一般会选择终止线程,Exception通常情况下是可以被程序处理的,并且在程序中应该尽可能的去处理这些异常。
异常处理的五个关键字:try、catch、finally、throw、throws。
运行结果:
程序出现异常,变量b不能为0 finally try区域是监控区域,用于需要异常处理的代码块。catch区域是异常捕获区域,参数为需要捕捉的异常类型,可以进行相关的异常处理。finally区域是最终处理区域,无论try区域内部的代码是否存在异常都会执行,一般用于释放资源。try和catch两个区域必须存在,finally区域可有可无,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运行结果:
exception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at com.base.J_ErrorException.Demo2.main(Demo2.java:10) 当我们知道程序会存在某种异常时,可以使用throw关键字在方法内部抛出异常。可以使用printStackTrace()方法在控制台打印异常捕获信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new Demo3().test(1, 0);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捕捉到异常");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void test(int a, int b) throws Arithmetic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a / b); } throws 关键字用于声明方法可能存在的异常,使用者调用该方法时,应作对应的异常捕获处理。使用Java内置的异常类可以描述在编程时出现的大部分异常情况,除此之外,用户可以自定义异常类,只需要继承Exception类即可。
/** * 传递值不能大于10的自定义异常类 */ public class My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private int detail; public MyException(int a) { this.detail = a;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异常的打印信息 return "MyException{" + "detail=" + detail + '}'; } } //测试 class Test{ static void test(int a) throws My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传出的参数为:" + a); if (a >10){ throw new MyException(a);//抛出异常 } System.out.println("ok");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test(11); }catch (My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 } } }运行结果:
传出的参数为:11 MyException{detail=11} at com.base.J_ErrorException.Test.test(MyException.java:27) at com.base.J_ErrorException.Test.main(MyException.java:34)编写步骤:
创建自定义异常在方法中通过throw关键字抛出异常对象如果在当前抛出的异常方法中处理异常,可以使用try-catch语句捕获并处理异常;否则在方法的声明出通过throws关键字指明要抛出给方法调用者的异常,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在出现异常方法的调用者中捕获并处理异常。时间:2020年7月3日17: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