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拆箱和装箱是从JDK5.0才开始有的,它方便了基本数据类型和其对应的包装类型之>间的转换。 将一个基本数据类型的值赋给其所对应的包装类型称为装箱;将一个基本数据类型包>装类类型的值赋给其所对应的基本数据类型称为拆箱。 由于装箱和拆箱的过程是自动进行的非人为转换,所以称作为自动装箱和拆箱.。
//拆箱和装箱: //装箱: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包装类 Integer a = 12;//将int类型转换为Integer类型 //拆箱:将包装类类型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int aa = a; /* 自动拆箱和装箱的过程由编译器自动完成: 通过包装类的valueOf方法将基本数据类型包装成引用类型; 通过包装类对象xxxValue方法将引用类型变为对应的基本类型。 所以以上代码经过编译器编译后为: */ Integer a = Integer.valueOf(12); int aa = a.intValue();1、缓存机制:
Java对部分经常使用的数据采用缓存技术,即第一次使用该数据则创建该数据对象并对其进行缓存,当再次使用等值对象时直接从缓存中获取,从而提高了程序执行性能。 1、byte、short、int和long所对应包装类的数据缓存范围为 -128~127(包括-128和127) 2、float和double所对应的包装类没有数据缓存范围 3、char所对应包装类的数据缓存范围为 0~127(包括0和127) 4、boolean所对应包装类的数据缓存为true和false
//1.Byte Short Integer Long 这几个类型将-128~127进行了缓存 Integer b1 = 127; Integer b2 = 127; System.out.println(b1==b2);//因为127被缓存了,所以二者地址相同 b1 = new Integer(127); b2 = new Integer(127); System.out.println(b1==b2);//但如果new一个新的对象,则不考虑缓存了 //2.Float Double类型无任何缓存 //3.Boolean类型的true和false均进行的缓存 //4.Character类型 将0~127进行了缓存 Character c1 = 0; Character c2 = 0; System.out.println(c1==c2);结果为:
true false true2、自动拆箱:
基本数据类型和基本数据类型封装型进行“==”运算符的比较时,基本数据类型封装型会先自动拆箱变为基本数据类型后再进行比较。
//自动拆箱:和基本数据类型进行比较时,会自动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int c = 128; Integer cc = 128; Integer ccc = new Integer(128); System.out.println(c==cc); System.out.println(c==ccc); System.out.println(cc==ccc);结果为:
true true false基本数据类型包装类中的equals方法用于比对相同包装类中的值是否相等,如果两者比较的包装类类型不同则返回false。
Integer a = 128; Integer b = 128; Short c = 128; System.out.println(a==b); //由于128超过了缓存范围,所以a和b地址不同,返回false System.out.println(a.equals(b)); //虽然128超过了缓存范围,但是由于a和b的包装类以及值均相同,所以返回true System.out.println(a.equals(c)); //虽然a和c的值相同,但由于包装类不同,所以返回false结果:
false true false基本数据类型包装类中的parseXXX(String s)方法用于将字符串类型数据转换为相应的基本数据类型(除了Character类)
//将字符串转换为其他数据类型 int a = Integer.parseInt("-128"); System.out.println(a); long b = Long.parseLong("127"); System.out.println(b); double c = Double.parseDouble("1.11"); System.out.println(c); boolean e = Boolean.parseBoolean("true"); System.out.println(e);结果:
-128 127 1.11 true注意:char类型包装类Character没有相应的parseXXX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