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地线上比赛。教室前后架了两个摄像头,用来监考。可以光明正大地逃课了。
Day1&2
没什么特别安排,就参加了学校的模拟考试。没刷题感觉没有进入状态啊……总得来说还是有一点紧张的,因为不知道难度,自己又菜,感觉可能会做崩。晚上的开幕式,主持人操着一口Russlish,勉勉强强能够听懂一些关键词,听了一会就没听了。
Day3
第一场训练赛。早上还在教室上课,草草睡了个午觉,就赶紧去机房做比赛。打开题目一看,有三道题,前两道很水,感觉自己能AK了,心态稳健地打了前两题的代码。结果第三题想了半天硬是想不出来,打了两次代码都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假的,最后苟了个72分。一看Standing几乎所有人都AK了,只剩下我在瑟瑟发抖。吃完晚饭后理清一下思路,和同学交流了一下,马上想出来了,果真还是一道水题,但还是把我这个蒟蒻区分开来了。可能是自己想了太多了,想到了超级多假方法,思路很乱,而且和正解有偏差,导致自己什么也没有想出来。晚上成功AK~,还从老师那里get到了一个雪糕。
Day4
今天一打开题目,发现三道题都比较水,前两题一眼切,花了半个小时就打完了。第三题很快也想到可以用线段树维护一下,结果怒码了两个小时,一直调不出来,又很难打对拍,最后才发现是一行代码的数组名写错了,一改立刻就AC了,这就浪费掉了几个小时?看来自己的代码实现能力还有待加强,明明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做对的题目偏偏打了两个多小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种细枝末节的代码错误却又往往十分致命,以后打代码的时候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学校放假,初三只剩我们三个人了,明明在学校却感觉比在家里还爽~
Day5
今天的题目和昨天的难度差不多。第一题又是简单的for循环。第二题想了一会,觉得用平衡树最好做,就怒打了一颗平衡树。第三题一开始思维很混乱,还想着用哈希来解决这道题。但后来发现题目理解错了,想了很久才终于明白这道题用不到什么字符串的算法,本质上就是一道二维偏序的题目,打了一颗线段树就过了。虽然今天又AK了,但所用的时间特别长,几乎都垫底了。其实还差不多是前两天的问题。想东西不够清晰+代码实现速度慢。今天除初三高三以外的同学放高考假,机房里面只有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特别欢快。
Day6
最可怕的一天还是到来了。看到第一题就懵了,之前的超级大水题突然就摇身一变。想了45分钟硬是什么都想不出来,只能隐隐约约知道跟图有关系。由于太急了,就直接开始打代码,果不其然打了一个小时什么都打不出来,发现自己思路的一堆漏洞。只好去想第二题,一开始以为自己的贪心是对的,结果交上去WA65分,后来竟然想了一个小时才明白自己的贪心哪里错了——这个时候距离比赛结束已经只剩了一个小时。第一题只好水了个20分,第三题压根没怎么想直接爆零。别人能AK的题目我100分都拿不了。比赛结束有很多人都说这是原题——IOI2006的原题,虽然是IOI,但是2006年的题目比现在简单多了。看了题解突然感觉三题都挺水的(人生最大错觉),接着发现第三题最简单,假如我集中精力想第三题的话是有可能打出来的——但人生没有如果。总的来说比赛策略错漏百出,该看的题没看,该仔细想的没想,可能是题目的难度打乱了自己的节奏吧,也好,涨一涨经验。晚上把第三题改了出来,老师又请我们吃了雪糕,据老师称是“高级雪糕”,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一吃还真觉得挺高级的。
Day7
又是原题?而且我还做过?看到题目的时候差点笑出了声,然后花了一个多小时就AK了。这场训练赛没什么效果啊,做的都是自己已经会做的题目。
Day8
下午是一场数学比赛,不知道哪里的传闻说是高联难度。本来比赛是下午两点钟开始的,结果来到教室一看晚上八点钟才开始。差点以为比赛延迟了,13:58时倒计时突然显示只有两分钟,ISIJ这么喜欢捉弄人的吗?说好的高中联赛难度,结果前面10题全是水题,某同学吐槽说这莫不是小学高年级联赛难度?结果就是这么水的题目,我竟然有两道做错了(???)有一道题后来才发现自己理解错题意了,还有一道题后来有人说其实题目有一个地方是有省略号的,但我仔细看了题目硬是没有看到一个点,莫非这时量子省略号?最后两道题连线手玩玩不出来,溜了溜了(心态崩了)。大众分45~50,自己却只拿了一个40。
Day9
终于轮到正式的比赛了!下午的时候,学校附近不知道为什么刮起了大风,似乎是我这次彻底考炸的预兆。第一题看题,想了想觉得是一道水题。从此以后,我前前后后总共花了近三个小时在这道题上面。后来和同学一交流才发现我的方法犯了根本性的错误。这时一道超级大水题,几乎人均AK,我却连方法都想错了,还在错误的方法上面耗掉了大量的时间,以为是自己打代码出了锅。最气人的是,这样低级的,一年都不会犯一两次的错误竟然还出现在最正式的比赛中。当然,自己的时间规划也出了问题,耗了太多的时间在这道题上面,假如打其它题的暴力可以拿更多分,却对打对第一题给予了太多的期望,最后只拿了一百多分,在中国队算是垫底了。同校的两个人一个288,一个300+,几乎都是稳拿金牌的了,虽然说要从中吸取教训,“只是一次成长”,可以获得更大的进步,但心中还是很不甘心。这也算是初中三年信息学学习的一个检验吧,还是太过于摸鱼了,在校内还算好,但和国内的顶尖高手差太远,只能多加把劲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ipadbbs.8miu.com/read-5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