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编程(二)

    技术2025-04-14  8

    JAVA语言编程(二)

    1. 流程语句:1.1 if-else语句:1.2 switch语句:1.3 for语句:1.4 while语句:1.5 do-while语句: 2. IDEA:2.1 IDEA安装:2.2 IDEA项目结构:2.3 IDEA的helloworld:2.4 IDEA的快捷键: 3. 方法3.1 方法的定义格式:3.2 方法的注意事项:3.3 方法重载(overload): 4. 数组:4.1 数组的动态初始化:(指定长度)4.2 数组的静态初始化:(指定内容)4.3 数组访问:4.4 数组引用:4.5 获取数组长度:4.6 数组做方法参数:4.7 数组做方法返回值: 5. java的内存划分:5.1 栈:5.2 堆:5.3 方法区:5.4 本地方法栈:5.5 寄存器:

    1. 流程语句:

    1.1 if-else语句:

    同C++。

    1.2 switch语句:

    1.基本同C++。 2.表达式中只能放byte/short/char/int/String/enum。

    switch(表达式){ case 1: // break; case 2: // break; default: // break; }

    1.3 for语句:

    同C++。

    1.4 while语句:

    同C++。

    1.5 do-while语句:

    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进行判断。

    do{ // }while(条件判断);

    2. IDEA:

    IDEA是使用最多的集成开发环境。

    2.1 IDEA安装:

    官网下载安装。

    2.2 IDEA项目结构:

    1.新建空project; 2.新建module; 3.在src文件夹下新建package;命名时使用aaa.bbb.ccc.ddd型的名称,都使用小写字母,代表多层目录。

    2.3 IDEA的helloworld:

    1.在package中创建一个java class; 2.编写代码后右键运行main。

    生成的.class文件保存在project文件夹下的out文件夹中。

    2.4 IDEA的快捷键:

    1.alt+enter 自动导包; 2.ctrl+y 删除当前行; 3.ctrl+d 复制粘贴当前行; 4.ctrl+alt+l 格式化代码; 5.ctrl+/ 注释或取消注释当前行; 6.alt+shift+上下 上下移动当前行。

    3. 方法

    3.1 方法的定义格式:

    package lch; public class fangf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ln(add(i,i+1)); }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x, int y){ return x + y; } }

    3.2 方法的注意事项:

    1.不能在方法中定义方法; 2.返回值同C++。

    3.3 方法重载(overload):

    方法的名称相同,参数列表不同。

    package lch; public class fangf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ln(add(i,i+1)); System.out.println(add(i, i+1, i+2)); }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x, int y){ return x + y;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x, int y, int z){ return x + y + z; } }

    方法重载与下列因素相关: 1.参数个数不同; 2.参数类型不同; 3.参数顺序不同。

    方法重载与下列因素无关: 1.与参数名称无关; 2.与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无关;

    4. 数组:

    4.1 数组的动态初始化:(指定长度)

    int[] array1 = new int[300];

    使用动态初始化时,整数类型元素默认值为0,浮点类型默认为0.0,如果是字符类型默认为’\u0000’,如果是boolean默认为false,如果是引用类型默认为null。

    4.2 数组的静态初始化:(指定内容)

    int[] array1 = new int[]{1,4,6,8,9}; int[] array2 = {3,5,7};

    静态初始化的省略格式不能拆分成两个步骤。

    4.3 数组访问:

    直接打印数组名称,得到的是数组对应的内存地址哈希值。

    int[] array1 = new int[]{1,4,6,8,9}; System.out.println(array1);

    数组值的访问和赋值同C++。

    4.4 数组引用:

    int[] array1 = new int[]{1,4,6,8,9}; int[] array2 = array1; //此时array2和array1完全是同一个数组

    4.5 获取数组长度:

    数组一旦创建,程序运行期间,长度不能改变。重新new是可以的。

    int[] array1 = new int[]{1,4,6,8,9}; System.out.println(array1.length);

    4.6 数组做方法参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ay1 = new int[]{1,4,6,8,9}; func1(array1); } public static void func1(int[] array1){ ; }

    4.7 数组做方法返回值:

    public class fangf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ay1 = new int[]{1,4,6,8,9}; int[] array2 = func1(array1); for(int i=0;i<array2.length;i++){ System.out.println(array2[i]); } } public static int[] func1(int[] array1){ int[] array2 = array1; return array2; } }

    5. java的内存划分:

    java内存主要分为5个部分:

    5.1 栈:

    存放的都是方法中的局部变量。

    5.2 堆:

    new出来的东西放在堆中。 堆内存中的东西都有16位地址。 堆内存中的变量都有默认值,整数类型元素默认值为0,浮点类型默认为0.0,如果是字符类型默认为’\u0000’,如果是boolean默认为false,如果是引用类型默认为null。

    5.3 方法区:

    存储.class相关信息,包含方法的信息。

    5.4 本地方法栈:

    与操作系统相关。

    5.5 寄存器:

    与CPU相关。

    Processed: 0.009, SQ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