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到达接收方,接收方需要发出一个确认应答,表示已经收到该数据段, 并且确认序号会说明了它下一次需要接收的数据序列号。 如果发送端迟迟未收到确认应答,那么可能是发送的数据丢失,也可能是确认应答丢失,这时发送方在等待一定时间后会进行重传。这个时间一般是2*RTT(报文段往返时间)+一个偏差值。
滑动窗口+累积确认
慢启动:定义拥塞窗口,一开始将该窗口大小设为1,之后每次收到确认应答(经过一个rtt),将拥塞窗口大小*2。 拥塞避免:设置慢启动阈值,一般开始都设为65536。拥塞避免是指当拥塞窗口大小达到这个阈值,拥塞窗口的值不再指数上升,而是加法增加(每次确认应答/每个rtt,拥塞窗口大小+1),以此来避免拥塞。 将报文段的超时重传看做拥塞,则一旦发生超时重传,我们需要先将阈值设为当前窗口大小的一半,并且将窗口大小设为初值1,然后重新进入慢启动过程。 快速重传:在遇到3次重复确认应答时,代表该数据之后的数据段丢失了,便对它进行立即重传。 然后,先将阈值设为当前窗口大小的一半,然后将拥塞窗口大小设为慢启动阈值+3的大小。 这样可以达到:在TCP通信时,网络吞吐量呈现逐渐的上升,并且随着拥堵来降低吞吐量,再进入慢慢上升的过程,网络不会轻易的发生瘫痪。
一旦cwnd>慢开始门限,就采用拥塞避免算法,减慢增长速度
一旦出现丢包的情况,就重新进行慢开始,减慢增长速度
一旦cwnd>慢开始门限,就采用拥塞避免算法,减慢增长速度
一旦发送方连续收到了三个重复确认,就采用拥塞避免算法,减慢增长速度
三次握手的原因:三次握手可以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输到服务器端导致的服务器资源浪费。例如,客户端先发送了一个SYN,但是由于网络阻塞,该SYN数据包在某个节点长期滞留。然后客户端又重传SYN数据包并正确建立TCP连接,然后传输完数据后关闭该连接。该连接释放后失效的SYN数据包才到达服务器端。在二次握手的前提下,服务器端会认为这是客户端发起的又一次请求,然后发送SYN ,并且在服务器端创建socket套接字,一直等待客户端发送数据。但是由于客户端并没有发起新的请求,所以会丢弃服务端的SYN 。如果没有第三次握手,此时服务器会一直等待客户端发送数据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1.数据传输结束后,客户端的应用进程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并停止发送数据,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状态,此时客户端依然可以接收服务器发送来的数据。 2.服务器接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给客户端,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1,服务器进入CLOSE_WAIT状态。客户端收到后进入FIN_WAIT_2状态。 3.当服务器没有数据要发送时,服务器发送一个FIN报文,此时服务器进入LAST_ACK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4.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FIN报文后,给服务器发送一个ACK报文,确认序列号为收到的序号+1。此时客户端进入TIME_WAIT状态,等待2MSL(MSL:报文段最大生存时间),然后关闭连接。
由于连接的关闭控制权在应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