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没去玩sigmastar的调试工具了,记录一段需要多模块联调的调试过程,335+sc2063低照度全彩调试。。 还是日常多嘴环节,低照度全彩。。。不知道谁带起来的风,说实话,挺鸡肋的,为了追求全彩效果固然是好事,但是使用的sensor却还是有些差距,如果当前的常用安防sensor的感光能增加个4倍,估计低照度全彩有点戏。所以现在普遍是补灯,这个灯亮度说实话挺刺眼的,我是不太能接受,同时,白光灯的寿命还是个问题。所以,我个人觉得,民用模组安防类的方向是否跑偏了呢,我之前有和一些产品经理聊过,就目前的成本和硬件能力,低照度全彩只是个噱头,真正要用到安防还是差点火候,而真正的实用的方向是红外摄像机的帧率提升,安防刚开始时,为了最求亮度,夜视都会查用降帧处理,但是损失了运动效果,我曾经开玩笑说,小偷只要跑的快,夜视监控就拍不清楚特征了。。。所以提升红外夜视帧率比所谓的全彩更实用。。。然并软,我说归谁,全彩该调还是得调。 335+2063低照度全彩调试,直接杀入主题,白天什么的以后再说。采用325+2063一贯调试风格,gamma套上,风格一致,AWB,CCM颜色相关可能要微调下,然后调绿色,对,客户疯狂的追求绿,都喜欢绿油油的。。。好了,找个山里,补个灯,发现,卧槽,基本套用325的参数之后,移动物体没法看呀,静态的清晰度提升很多,但是移动物体的跟随噪声,人物身上的移动噪声能以接受,瞬间绝望。 先说下325的效果,其实我个人认为,325的isp其实还是蛮好的。建议细节处理,DPC和NRDespike不需要很强,这是是赤裸裸的2D,上强了损失的细节后面是补不回去的。 再过来调试,sharpness,这是个要钻研的模块,sharpness建议,大黑边强于大白边,最好能3倍强度左右,这要边缘细腻且真实,小边强度不要太大,同样,小黑边强度大于小白边,ByY的话,小边的暗处低于亮处,随着增益增加,暗处的小边强度逐渐降低,可以使用抑制强度去降低毛糙感。以上是325的sharpness,再说说325的3D,M2S这个参数是整个3D的核心,给的建议值真的一般般,使用建议值调试的运动物体真的不太好,建议(4 4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可以微调,同时3D和2D的blending也需要细致的调整下,基本跟随噪声就不错了,移动物体也比较实。再说下,MD.THD和MD.Gain,THD大了之后,画面又明显的破碎感,不建议太大,也不建议10以内(文档建议10以内,但是貌似搞不定低照度),Gain不易过大,大了之后,人走动,如果背景比较暗,你就会看到人头后面拖着一根线。。。然后BY和bysharpness也细致的调整下,注意,THD和Gain的值会影响到动静判断,对后面会依赖动静判断的值都会又影响哦。 好了,335的sharpness基本大改了,引入了高频和低频的概念,导致sharpness能拉出一些很异常的点,白点,所以在追求细节的同时,会拉出异常的白点。还是一样,DPC和NR都减弱,NRluma,建议manual开到最大,如果后面人真的很糊可以考虑降低。之后调试THD和GAIN,对动静的判断很重要,两个参数的BY也挺关键的,要定住噪点gainbyY不能太小,但是太大了又会有拖线,所以需要精调,1为精度的调试。M2S建议选择上面推荐的值,然后正常流程走完3D。再到sharpness,黑白边的处理还是和325一样,黑边强于白边,高频的细节不能太高,虽然静态效果能很好,但是动起来就没法看了,高低频的比例Dirth建议在200左右,全高频移动噪声比较大。Detailth可以稍微大些,可以消除毛糙和一些跟随噪声。weakdetailenhance就使用默认值8,motgain,动区即左侧值降低,后面根据情况可加。 大概是一个这样的过程。NRluma,sharpness,3D,3D的动静判断调试完之后建议相关的参数都走一遍,动静判断的值太重要了,sharpness的高频慎用。所以在325的基础上,调好了移动跟随噪声后,静态细节损失了不少,效果略比325好一些。 思想就是,低DPC,NR、高sharpness、低3D,WDR不宜太强,gamma不宜太强,这些拉出来的噪点压根没法处理,先保证静态效果很好,再降3D(选择好M2S),降sharpness,上NRluma去跟随噪声,平衡3D和2D(Y.SF.blendLUT),需要的话上些NRdeSpike,不断的尝试参数,应该可以平衡出一组不错的参数。 这个过程只能意会很难描述。但是,注意一些会影响全局的关键参数,它们选择好后,后面的平衡调试可以事半功倍。